宋雪涛:信贷数据还有领先性吗?
按照历史经验,信用周期领先经济周期半个身位,因此对信贷数据的失望使市场对下半年经济判断更加谨慎。但是我们认为,现在或许需要重新审视信用周期领先于经济周期这一传统逻辑。一方面,随着房地产大周期下行和“债务驱动投资”的发展模式退潮,信贷数据对经济周期的领先性意义将逐渐消失。另一方面,当前外生性因素造成了短期需求不充分(不缺钱、不借钱、不花钱),即使需求充分改善也未必拉动信贷数据,进一步扰乱了信贷数量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先后关系。因此市场在对待金融信贷数据时,应该避免简单套用历史规律,淡化信贷数量的波动,多关注结构变化和价格信号,并且从需求数据中直接寻找复苏证据。
7月金融数据在6月快速冲高之后,出现了断崖式下滑。具体来看,7月社融同比增速为10.7%,前值为10.8%,其中政府债和信托贷款是支撑项,信贷和企业债融资是拖累项。
图1:社融分项数据同比规模变动(单位:亿元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之所以这么说,有两个原因:
第一个原因是国内“债务—投资—经济”的模式在逐渐弱化。
此前信用周期领先经济周期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大周期向上,无论是人口、城镇化、工业化、全球化都是不断向上的预期,形成了“先借钱、再投资”的发展模式,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债务驱动、预支未来,载体是房地产和基建的杠杆融资。这两者先获得债务融资,再形成实物工作量等经济结果,从而造成了信用周期领先经济周期的现象。以房地产为例,房企前期通过土地抵押、期房销售等方式撬动社会和居民部门杠杆,等资金到位后才逐步形成实物工作量。
图2:中国信用周期历史上领先于经济周期半个身位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信贷数量的疲软可能让市场忽视了工业、绿色等领域的信贷规模结构性高增。此前央行公布了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指出2022年二季度末,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.25万亿元,同比增长21.2%,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0.4个百分点;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.55万亿元,同比增长40.4%,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.6个百分点。制造业的融资需求并不弱,与之对应的是今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到了10.4%,高于6.1%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,在上半年2.5%的GDP增长中继续表现出明显的动能转换。
图3:工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继续维持高位(单位:%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存在问题的主体有两类,一类是居民,一类是政府。对于居民而言,7月居民部门存款同比多增10220亿元,即居民手上并不太缺钱,而制约居民花钱意愿的是疫情。对于政府而言,制约花钱意愿的是政治周期,今年上半年疫情反复而且要完成地方政府党委换届,所以在上半年基建投资和基建相关高频数据出现了明显背离,即基建资金并未有效形成实物工作量。
图4:居民部门存款(单位:亿元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图5:国内航班执飞率回升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图6:财政性存款的季节性(单位:亿元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
总的来说,随着房地产大周期下行和“债务驱动投资”的发展模式退潮,信贷数据对经济周期的领先性意义将逐渐消失。同时外生性因素又造成了短期需求的不充分(不缺钱、不借钱、不花钱),即使需求充分改善也未必拉动信贷数据,进一步扰乱了信贷数据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。因此市场在对待金融信贷数据时,应该避免简单套用历史规律,淡化信贷数量波动的影响,多关注结构变化和价格数据,并且从需求数据中直接找证据。
(1)信贷总量一般,期限结构再度走弱,票据冲量行为重现。
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,同比少增4042亿元。分部门看,住户贷款增加1217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减少269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1486亿元;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2877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减少3546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3459亿元,票据融资增加3136亿元。
图7:7月信贷数据(单位:亿元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图8:7月是信贷投放淡季(单位:亿元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居民方面,在房价偏弱、期房交付风险加大、居民预期改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今年国内地产销售市场持续疲软。高频数据显示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在6月冲高之后快速回落。地产销售弱也就使得7月住户中长期贷款仅增加1486亿元,同比减少了2488亿元。
图9:国内地产销售仅是弱企稳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图10: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持续放缓(左轴单位:亿元;右轴:%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在经过5、6月政府债集中放量之后,7月政府债发行规模明显缩量,社融口径政府债规模仅有3998亿元,前值为1.62万亿元,不过因为2021年同期规模低,所以依旧同比多增2178亿元,是社融的重要支撑项目。
不过去年8月开始政府债迎来快速发行期,8-12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为4.38万亿。而今年剩余的政府债发行规模在1.87万亿左右(7月政府债发行规模按照wind净融资数据估算),相比于去年同期的缺口达到了2.51万亿。
按照目前政策的表态,后续地方政府可以利用专项债务限额补上一部分缺口。此前,出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不抵支困境、鼓励财政更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等方面的考虑,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。从数据上看,截止2022年6月,政府专项债限额和余额之间还有1.55万亿的差额空间。
图11:8月之后,政府债同比承压(单位:亿元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图12: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余额的差值分布不均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7月委托贷款增加89亿元,同比多增240亿元;信托贷款减少398亿元,同比少减1173亿元;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44亿元,同比多减428亿元;企业债券净融资734亿元,同比少2357亿元;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37亿元,同比多499亿元。
7月为了满足信贷规模考核,银行开始加大力度将表外票据转移至表内,可以看到在7月末国股银票直贴利率大幅下滑,半年期国股直贴利率一度跌破1%的关键点位。体现为7月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44亿元,而票据融资则增加3136亿元。
8月上旬票据利率在经历了月初的短暂修复之后,再度下行,8月11日半年国股转贴现利率仅有1.02%,这或许体现了目前金融机构对票据的需求依旧偏强,市场对8月信贷判断或许需要更为谨慎。
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同比走高则和去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,信托贷款等规模大幅压降有关。而且今年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的压降力度明显小于去年,这意味着后续几个月信托贷款等会对社融形成支撑,特别是在11月和12月,去年同期信托规模月均降幅超过了3000亿元。
另外,7月企业债净融资规模明显回落。其中wind口径城投债净融资规模为1014亿元,6月为1847亿元,去年同期为2075亿元。我们认为城投债净融资规模的下滑可能与近期地方政府严控“隐性债务”有关,今年财政部两次通报违法违规新增隐性债务案例。这体现了目前监管对隐性债务继续保持高压治理的态势,在这样的情况下,城投企业在融资时也会更加谨慎。
图13:7月末票据直贴利率大幅走低(单位:%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7月末,广义货币(M2)同比增长12%,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.6个和3.7个百分点;狭义货币(M1)同比增长6.7%,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.9个和1.8个百分点。7月M1同比增速上行存在一定翘尾因素的影响,根据wind数据,6月M1翘尾因素为1.56%,7月份为4.36%。但是除翘尾因素之外,7月M1环比降幅-1.86%,明显低于过去3年均值-2.48%,可能与基建项目开始加快落地开工有关。
图14:M1的环比变动(单位:%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图15:沥青周度产量(单位:吨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图16:7月沥青开工率明显回升(单位:%) |
资料来源:WIND,天风证券研究所 |
风险提示
疫情再次出现反弹;经济增速复苏不及预期;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加码团队介绍
宋雪涛 | 宏观团队负责人
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,2018-2020年金牛奖最具价值分析师,2019年金麒麟新锐分析师,2020年入围新财富和水晶球最佳分析师,金麒麟最佳分析师,发表有央行工作论文、CF40金融书籍和多篇学术论文。
向静姝
伦敦商学院硕士,主要负责海外宏观和大类资产研究。曾任职于英仕曼投资旗下核心量化对冲基金AHL。
林彦
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,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研究。曾任职于弘尚资产。